醫學口譯中的聽解技巧
聽解過程是醫學口譯的必要前提,若聽不懂或不能完整地聽懂原文意思,就不能進行準確的口譯。準確的口譯(當前普遍認為能聽懂70%-80%以上就是很好的口譯員)首先要有良好的雙語理解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聽譯技巧,再者,也要有良好的專業背景。對醫學口譯工作者來說,具備醫學背景尤為重要。
在口譯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仔細做好筆記,對語言進行思維加工,綜合相關信息順利完成記憶、轉換和表達。聽的過程,一方面要使用語言能力,還要有意識地運用專業背景、主題和場景。有必要做好準備工作,如了解發言人身份與演講內容(可事先聯系發言人獲取PPT或相關材料)。
口譯聽解所涉及的兩大技巧為識別主題思想和進行積極預測。主題思想是對演講內容的綜合把握,一般而言,醫學口譯的類型包括敘述(醫學心理學會議常用方式)、論證、禮儀、演說(如某位專家通過PPT在會議上闡述某項研究)、介紹和對話(會診常用方式)。積極預測是在熟悉掌握發言人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對整個話篇的論點進行邏輯思維認證。
醫學口譯的專業性很強,口譯者一定要有牢固的專業背景,至少碩士學位以上,并接受過良好的醫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相關實驗培訓。一般而言,普通的學術會議是不需要招聘醫學口譯的,這是因為這些領域里的人都具備發表SCI論文的能力,也會有些人經常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所以,結合專家的PPT,他們能夠理解專家所要傳達的信息。如果具備這些人才的單位還要招聘口譯人員,那么他們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應聘者在應聘前一定要慎重考慮,不能勝任的工作不要勉強(沒有醫學背景的口譯工作者往往是不能勝任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