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務口譯員如何做到“三不”原則
商務英語學的好壞與自身的努力與否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相信商務口譯員在學習過程中看過很多書,尤其是一些英語名家談體會的書籍,其中有中文譯本,也有英文譯本,這些書就告訴商務口譯員能夠結合自身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符合常識的學習方法,其實商務口譯員應該做到“三不”原則,那么議員應該如何做到“三不”原則呢,北京世紀英信翻譯公司為大家介紹:
1、忌量少原則
量是日常生活中對于學習的積累,中國人學習英文,精讀、精聽、精說有余,但泛讀、泛聽遠遠不夠,大量的亂說就更不夠了。沒有量的變化怎么可能有質的飛躍,在學習英語要注重“精的”同時,必須更加注重“泛”。比如學習英語閱讀,如果沒有讀到足夠的數量,就無法熟練的閱讀英語,如果學習聽力,商務口譯員就要大量的聽各種磁帶,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看英文電影,習英語不能太急于求成,因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質"的飛躍。
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這時應再把感覺上升到理念,將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維中,英語就能運用自如,請注意量的積累在基礎階段最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于它完美的建筑結構。有寬廣深厚的基礎,才能造就塔尖的輝煌。
2、重復原則
無論是游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復同一類動作的過程。 任何技能的獲得,當然包括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均來自重復。一種事情重復多了,便產生了感覺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發展英語技能時,也應該遵循重復原則。比如,商務口譯員在閱讀時,當你讀過20本初級讀物后,就要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同樣的,當你讀過20本中級水平的英語讀物后,就應該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學習聽力和口語也要遵守重復原則。
重復是人記憶的最重要途徑,重復使人準確、深刻理解事物本質、內在規律,量的原則要求你多讀多聽,多說多寫,強調一個"泛"字,而重復原則要求你將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強調一個"精"字,如此看來兩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一定是矛盾的,因為只有兩個矛盾體,才能產生最大的動力使主體前進。
3、模仿原則
語言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的認同符號,其運用"規則"可依。孩子學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模仿父母、周圍的人、電視等一切可以模仿的東西,并且模仿得越來越象,突然有一天,他們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漸形成融合自己個性特征的語言方式。
北京商務口譯員作為英語學習者,必須模仿已有的東西,不經歷到位的模仿的"創新"意味著錯誤。創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在你通過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語的靈魂、精髓,然后,才可能談到自己的語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