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譯與口譯的不同特點
口譯與筆譯的發展背景是不同的,筆譯是在口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之后筆譯發展比較迅速;筆譯與口譯存在著不同的標準、模式,尤其是近幾年口譯標準相繼出現,豐富了口譯標準,口譯與筆譯的特點與步驟不同,口譯因為是現場工作,壓力較大,而筆譯相對而言要求的準確性較高。英信翻譯總結出口譯與筆譯的不同特點。
(1)筆譯可以查字典、找參考資料、與同事商討,可以反復研究、體會原文,可以琢磨、推敲、斟酌字句。
(2)口譯,無論是交傳還是同聲傳譯,都要在講話人講話的同時聽清、領會講話的內容,記住講話的原話、原詞,并立即用另一種語言清楚、準確地表達出來。他們沒有思考的時間,沒有查找字典、資料和與他人探討的條件。再者,人們講話往往有口音,講話的風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喜歡用簡單明了的短句,有的則愛用一句套一句的復雜句;有的口齒伶俐、發音清楚,有的則口齒含混、吞音吃音;有的說話慢條斯理、有板有眼,有的則說話像開機關槍,速度很快,句于句之間沒有停頓。但任何情況下,人們都期待譯員能夠迅速、完整、準確地翻譯出來。
口譯譯員在工作時,必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有片刻松懈、走神。否則,必然會漏聽、漏譯。他們還必須學會在聽的同時,做筆記,并開始將所聽到的東西在腦子里譯成另一種語言。也就是說,譯員必須學會同時做三件事——認真聽、記筆記、思考翻譯。這確實是一項高度緊張的腦力勞動,要求譯員不但聽力好、理解力強,而且要記憶力好、反應快。
筆譯與口譯,既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和共同的要求,又有不少差異,對從事不同翻譯工作的人有不同的要求。有平時筆譯經驗的積累,才能練出口譯所需要的快速反應和熟練的語言轉換能力。反過來,經常從事口譯工作,經常接觸活的語言、跟上形勢的發展,才能不斷豐富語言,提高筆譯水平。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譯員應力爭使自己成為“全才”,成為交傳、同傳,筆譯都行的全面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