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英語翻譯特點
近年來,中醫越來越受到全國人民的關注,但中醫英語翻譯的譯員,受英譯資料的限制,無法獲得充足的信息,在中醫英譯中存在“亂譯”、“誤譯”現象,給人們造成了誤解,也阻礙了中醫的發展,制約了中醫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規范中醫英譯工作就顯得迫在眉睫了。
翻譯雖重在實踐,但也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在現行的中醫翻譯活動中,許多譯者往往借助諸如漢英中醫辭典或手冊,加上自已的理解和習慣去釋義和翻譯,而不是按照翻譯學的基本原理和實際要求來再現原文信息,離“信、達、雅”;的標準相距甚遠。大部份譯者是不懂專業的英語翻譯工作者或是懂中醫但缺乏翻譯技巧和外語文化背景知識的中醫醫生,他們不重視其譯語是否合情(中醫的實際情況),是否合理(翻譯的理論),造成中醫翻譯界存在種種混亂現象。因此作為中醫英語翻譯工作者在中醫翻譯活動中,有必要首先了解中醫英語翻譯的一些基本特點。
1、仿造化
所謂仿造,指的是在翻譯原語的無等值詞匯時用譯語中的直接對應詞代換無等值詞匯的組成部分,即詞素或詞。由于中醫學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其名詞術語的內涵均與現代醫學有較大的差異。盡管在人體解剖、生理和病理等方面,中醫的一些名詞術語與現代醫學的一些名詞術語在含義上比較接近,甚至相同。但在其他方面卻不盡相同,甚至相差甚遠。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在英語中找到中醫名詞術語的對應語是非常困難的。于是仿造便成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
2、定義化
中醫用語的一個典型特點就是言簡意賅,濃縮性強。但在翻譯時,卻很難采用相當單位的英語詞語將其表達清楚。于是,翻譯變成了解釋,即用英語給中醫概念下定義。
3、混雜化
由于在西醫傳入中國時,中國的一些翻譯人員借用了與之含義并不相同的大量中醫術語,致使一些意義并不相同的中西醫概念具有相同的語言外殼。
4、拼音化
因為中西方文化及中西醫之間的巨大差異,中醫理論中特有的一些概念在英語中很難找到對應語。
中醫英語翻譯是一個艱苦的再創造過程,其難點在于還沒有形成一個廣泛共識的翻譯理論和原則。中醫翻譯的特點研究是探索中醫翻譯理論和原則的基本任務,需要廣大中醫翻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