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英語翻譯方面的翻譯技巧
在網上一直有人吐槽沒有“翻譯官”這樣一種職業的存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沒有“翻譯官”的稱謂,即使是在總理記者招待會上,出現的高級翻譯也是被稱為“譯員”。然而,在財迷姐看來,電視劇之所以稱為“翻譯官”是想突出“外交官”的意思,因為電視劇中設定的情節是涉及外交外事場合的高級商務翻譯,而非普通商務翻譯。
并且,電視劇中的翻譯也涉及到了“商務翻譯”這一翻譯的金字塔尖。商務英語翻譯到底有多難?簡單說,商務英語翻譯就是你的翻譯和發言人的發言基本是同時進行的。這需要精力特別集中,反應特別快,提前閱讀大量的資料。所以今天我們英信翻譯公司要跟大家以一種“平民化”的方式分享一些商務英語翻譯方面的翻譯技巧,望你學了之后看待商務翻譯能更加淡定從容。下次遇到需要翻譯的場合時,方可以對自己說:我可是學過的呢~
第一,翻譯者的漢語功底要好。很多人往往忽視這一點,認為漢語是自己的母語,憑著自己原來的底子應付翻譯中的問題,是綽綽有余的。然而在真正的翻譯過程中,為了一個詞語或者一個句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得不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有時好不容易想出來了也覺得不夠理想。由此可見,漢語表達能力和對漢語理解能力的大小直接影響翻譯的好壞。下功夫學好漢語,打好漢語基礎對于翻譯是十分重要的(平常也要多看中文書喔)。
第二,英語語言能力要強。全面的語法知識和大量的詞匯量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大量的詞匯量,而沒有較好的英語語法知識。翻譯過程中譯者的理解肯定是錯誤百出,而且牛頭不對馬嘴。因此我們要提高在英漢翻譯中對于英文句子理解的準確性及漢英翻譯中英文表達的準確性。
第三,知識面要廣。商務英語翻譯中要很好的做到這一點,就要掌握商務理論和貿易實務等理論知識及貿易實踐經驗。同時譯者還要具有豐富的百科知識,對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不說通曉,也要了解其中的一些基本知識。沒有一定的常識,譯者的語言水平即使再高,也是無法做好翻譯工作的。
1、一詞多義
同一個詞,由于語境不同,其詞義可千差萬別。試看下面幾個例子:
(1).They cannot obtain credit at all in the trade.
他們生意信譽已蕩然無存。
(2).They have opened the covering credit with the Bank of China,London.
他們已從倫敦中國銀行開立了有關信用證。
以上兩個句子credit 詞義都有所區別。
2、詞類轉譯
詞類轉譯是國際商務翻譯中常見的譯詞技巧。常見的有名詞與動詞、介詞與動詞的互相轉譯。
(1).名詞與動詞的互相轉譯:
Before the payment of these tariffs, the imported goods will be in the custody of the customs.
交關稅前,進口貨物由海關保管。( 由于語法限制,只有用名詞形式,但譯成漢語時,"payment"譯作“交”)
(2) . 介詞與動詞的互相轉譯:在許多場合下,介詞轉譯成動詞時,需要依據上下文進行引申,具體地進行翻譯。如:
We should advise you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m for your requirements.
建議你方與他們取得聯系,洽購所需商品。
3、詞義引伸
在商務英語翻譯中,有時會遇到某些詞在詞典上難以找到貼切具體上下文詞義,如生搬硬套,譯文往往語意不清,甚至導致誤解。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根據上下文和邏輯關系,從該詞固有基本含義出發,進一步加以引伸。例如:
The arrivals do not conform to the sample.
如果將arrival這個詞的詞義直接放入譯文,顯然不能正確表達原文的意義,所以需要進一步的引申。
總之,商務英語翻譯不能拘泥于形式,在保證原文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傳遞到譯文中的前提下,翻譯者可以靈活運用譯入語,已達到語義信息、風格信息和文體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對等,同時商務英語翻譯要遵循商務專業用語。所以要求商務英語翻譯工作者要掌握大量的專業詞匯及翻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