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口譯效果”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升英語口譯能力?
作為一名口譯翻譯員,不僅要會“譯”會“聽”,還要會“記”。比如英語口譯員在工作中,要先聽別人講述,在聽懂、聽真切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轉述。但是在全聽懂之后又能記住多少,這些因素,往往都直接影響到一場口譯翻譯的效果。
實踐證明,全聽懂并不代表能全記住。通過聽力而獲得口譯翻譯信息,目前英語口譯中有兩種記憶方式:一種 是“筆記”,即當場做筆記;另一種是“心記”,即記在心 里。口譯筆記在使用場合方面有其較大的局限性。在口譯翻譯實際操作中,只有當坐在桌旁、處于穩定和安靜的環境之時,口譯員才可使用一下筆記。當口譯員處于動態時,就不便使用。比如,陪著外賓,邊走邊口譯,步履匆匆,這時掏出小本子做筆記方便嗎?和外賓坐在汽車里,顛簸不停,這時做筆記方便嗎?這是交傳口譯。在做同聲傳譯口譯時,由于需要同步,邊記邊譯,則會分散時間,分散注意力,使得同傳口譯無法同步跟上。所以,同傳口譯不提倡做筆記,而應該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地一邊心里記,一邊同時譯出。
所以,在英語交替傳譯口譯中,一個合格的口譯員要具備不靠筆記而心里強記三句和五句的能力(因為在交傳口譯中中外賓客通常說三 句或五句左右停一停),即主要依靠心記;在同傳口譯中,則不提倡做筆記。口譯訓練中,心記訓練,短時記憶訓練,要重于筆記訓練!同時,還要注意,無論交傳口譯還是同傳口譯,其信息的飽和度和準確度都不能和筆譯相比。交傳口譯或同傳口譯,都會出現漏譯和誤譯。口譯中的漏譯和誤譯,是可以體諒的。
可以說,口譯員,包括我國外交部的口譯員和聯合國的口譯員,都無法逃脫口譯中出現漏譯和誤譯的問題。一個優秀的口譯員和一個普通的口譯員,他們的差別只是:前者的漏譯和誤譯少些后者的漏譯和誤譯多些!所以,口譯學習者和入行新人,一定要認清這一難以扭轉的無情事實,打消追求完美主義的想法,從而在口譯練習和未來口譯工作中放下思想包袱、減輕壓力。
因此,在英語口譯過程中,通過聽力接收漢語和英語信息,心記重于筆記,著重抓住大意。在此基礎上,盡量在信息的飽和度和準確度方面不斷向前邁步。這就是英語口譯的固有特色和口譯員們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