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譯項目管理的方法與技巧
(1)譯前管理
在定出明確的任務后,作為牽頭人員,應該根據閑置資源最小化的原則,制定出詳細的計劃與進度安排,如人力資源甘特圖等。運用工作分解結構( Work Breakdown St ructure —WBS) 定出責任矩陣( responsibility mat rix) ,使每個人都對應唯一責任點,采用人責對應的方式開展工作。
在任務分解中還可以通過關鍵路徑法(CPM ,Critical Path Method —完成項目中至關重要的活動的最長活動路線) ,找出關鍵路線,通過增加資源,采用趕工(crashing) 的方法,將可以同時進行的工作同時開展,以便高效快速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翻譯任務。總之,工作分解的目的就是為了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各種資源,提高效率。
(2)譯中管理
管理中的控制可以通過同步控制(走動管理) ,對比實際完成情況與計劃的偏差,從而采取有效的行動,阻止小錯誤累積成大問題。在翻譯活動中,項目團隊成員間要隨時溝通,與審校、技術人員等保持密切聯系,避免大的翻譯錯誤,實現對翻譯質量的控制。
(3)譯后管理
當一項翻譯任務完成后,有的翻譯機構或部門往往是交差了事,很多經驗未得到及時總結,以致于總是出現同樣的問題和錯誤。
在翻譯中引入項目管理后,作為翻譯的牽頭協調部門或人員,應該從管理的角度通過反饋控制了解翻譯成果,并對翻譯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糾正,及時總結評價,以便改進管理,提高翻譯質量。
(4)項目管理的好處
在科技翻譯活動中采用目標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等項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通過對翻譯各階段工作的嚴密控制,及時糾正偏差,保證了翻譯質量。
在翻譯工作啟動之前,通過前饋控制,收集有關材料,預測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進行相應的協調。如:術語的統一、文本格式、需要查找借鑒的書籍資料等,把一些困難的事先完成,需要協調的事先做好,從而預防偏差的出現。
通過采用工作分解法將工作分解成若干單元,實施責任、時間矩陣管理,做到分工明確、合作有效,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從而提高翻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