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劇集字幕翻譯經驗
首先讓我介紹一下電視臺字幕翻譯的工作流程。翻譯字幕的時候,我們會得到了一盒錄影帶和一篇文稿,先把整出影片看完,對它的內容、人物和背景有一個概括的了解,然后就著手進行翻譯的工作。
翻譯影片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幾個地方:
首先,掌握演員或旁白說話的節奏,遇到自然停頓的地方,就要在文稿上分句;
其次,注意文稿的內容是否正確,一行字幕應該包含一個完整的意思,每行中文字幕最多只可以有十五個字,所以字幕的翻譯必須簡潔和精到;
最后,核對翻譯出來的字幕是否正確無誤,必要時重看影片。
翻譯一部約兩小時的長片,大約需時兩至三天,一小時的劇集則要一至兩天;翻譯紀錄片的時間較長,與翻譯一部長片的時間差不多,這是紀錄片牽涉大量資料之故;至于半個小時的喜劇則因應內容,需要一天或再多一點的時間。
字幕翻譯有很多限制。很明顯、很簡單的就是字數的限制:電視螢幕每次只可以顯示一行字幕,如果螢幕同時打出中文與英文字幕,可以兩行并列( double line )。每行字幕最多容納十五個字,但一般不鼓勵盡用十五個字,否則觀眾可能會看不完。字幕翻譯的其中一個挑戰,正在于你如何在這十五個字中表達完整的意思,而觀眾能夠一看就明白。
時間是另一種重要的限制,字幕在畫面上停留多久,也會影響這行字幕的長短。每行字幕對應一位講者的( speaker )的一句話語,他說完一句話,字幕就得收回,所有譯者要因應他的說話有多長,來決定那行字幕有多長。由于字數和時間限制,字幕要寫得精簡、精到,可以減省得字詞盡量略去,譬如“不要”可以用“別”來代替,“如果”可以用“如”來代替,“將會”可以用“將”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