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翻譯中直譯的要點
英語翻譯中的直譯是一種重要的翻譯方法,它有不少優點,例如:能傳達原文意義,體現原文風格等。據估算,大約60%的句子要用直譯方法來處理,所以直譯廣為譯者采用,由此可見直譯法之重要。但是,直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譯文有時冗長羅唆,晦澀難懂,有時不能正確傳達原文意義,有時甚至事與愿違。所以,如果不顧場合條件,不顧中外兩種語言的差異,一味追求直譯,就必然闖紅燈,進入誤區,造成誤譯。直譯之所以有誤區,是因為語言的形式與內容,句子的表層結構與深層意義有時不統一;另一方面,中外文化歷史背景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不少人批評過直譯硬譯,指出過直譯有局限性,但是直譯到底有哪些局限性,它都表現在什么地方。英語直譯至少有五大誤區,明確這些誤區,就要在翻譯中避免一些錯誤,就可在直譯行不通的地方采用意譯。
(一)、否定句型中的直譯誤區
英語中有一些不同的否定句型,其中有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直譯法進行翻譯,否則,就會造成誤譯,甚至與原意背道而馳,下列幾種否定句型值得注意:
1、部分否定句型,這種句型不同于漢語的思維形式。
I do not know all of them.
誤:對他們我都不認識
正:對他們我不是個個都認識。
2、單一否定中的部分句型
It is a long lane that had no turning.
誤:那是一條沒有彎的長巷。
正:無論多長的巷也有彎的地方(路必有彎,事必有變)。
(二)、長句直譯的誤區
在較長的英語句子中存在著比較復雜的關系,很難按原則順序用一句漢語表達出來,這就要根據英文句子的特點和內在聯系進行意譯,不能直譯的長句主要有三種處理方法。
1、根據句子內在的邏輯關系和漢語的表達習慣進行翻譯。
2、有些長句需要直譯與意譯結合,順譯與遞譯結合,需要綜合處理。
3、由于有些句型不同于漢語的思維方式,常常需要進行倒譯。
(三)、修辭句型中的誤區
同漢語一樣,英語寫作中大量運用修辭手段,其中有不少辭格類似于漢語機同辭格的表達方式,因此可以直譯。但有一些英語辭格很難用直譯方式表達清楚,即便是同一辭格,由于處于不同場合,有的能直譯,有的則不能直譯。下列幾種情況有時不宜直譯:
1、比喻:有的比喻可以直譯,有的則不能,這往往取決于漢語的表達習慣。
2、有些借喻不能直譯He went west by stage coach and succumbed to the epidemic of gold and silver fever inNevada's Washoe Region.
誤:他乘公共馬車到了西部,患了瓦肖地區的金銀發燒流行病。
正:他乘公共馬車到了西部,卷入了淘金熱和淘銀熱。
3、引典。如果是盡人皆知的典故。可以直譯,不必加說明,如果多數人不知道,最好是意譯,或者直譯加注釋。
(四)、習語成語中的誤區
英語中有豐富的習語成語,增強了語言的表達能力。其中大部分可以直譯,或用漢語中相應的習語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