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口譯的技術需求有哪些
現場口譯講究的是即時性的,口譯,顧名思義,就是口頭翻譯。口譯的即時性和現場性的特點,使得口譯不像筆譯那樣能從容地準備,可以在翻譯過程中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查資料,反復研究考證。口譯只能靠事前大量的準備工作,才能保證口譯過程的順利進行。那么在會議現場口譯中,需要的技術支持有哪些呢,北京世紀英信公司為大家介紹:
1、現場技術準備
現場準備包括會議現場的技術性準備和會議中的準備。
會議現場的技術性準備應熟悉口譯現場,口譯設備的位置和性能,話筒、控制臺等設備的操作,譯員服飾發型的選擇要端莊得體整潔大方,口譯用具(筆記本、按壓式圓珠筆、術語表)要隨身攜帶。
2、語言技術準備
口譯員在做了主題和術語準備后,也要做好語言準備,即了解發言人和嘉賓的語言特點,包括其口音特點、語速、吐字清晰度等。我們學習時聽得都是標準的英式或美式英語,但在口譯工作中,幾乎很少碰到標準的英語,因為參加國際會議的參會者都是來自世界各地,口音千奇百怪,給口譯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比如,印巴口音就常常將[t]、[k]、[p]這幾個輕輔音分別讀成濁輔音[d] 、[g] 、[b],非洲英語也經常讀不準[θ],譬如他們會將three 讀成[dri:]。因此,口譯員最好能找到發言人所在國的語音資料做熱身,比如聯合國大會上各國的發言就很有參考價值。
3、術語技術準備
譯員在準備主題的過程中也要同時注重術語的準備。既然會議主題已定,那么圍繞這個主題的那些大量的專業術語和專有名詞對譯員也是一項很大的挑戰。有經驗的譯員通常在準備主題的時候把出現的相關術語也一并整理出來,在主題準備完以后還會再搜集更多的術語,并找到另一種工作語言的語義等值。最主要的是,譯員還要對這些術語進行匯總,以字母排序整理好并打印出來,一方面有利于“術語強記”,另一方面口譯時放在手邊以備隨時查看。術語準備的越全、強記的越多,口譯的質量就會越高,口譯工作就會進行的越順暢。
因此,會議口譯的準備工作很大程度決定了會議的成敗。世紀英信公司譯前準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平日背景知識的積累和儲備,另一類則是專門針對某一次會議的準備。二者相輔相成,各有各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