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翻譯的常見問題
1、思路及意思表述不清
長期從事科研與SCI論文翻譯的一線同行告訴我們,思路與意思表述不清多半源自文獻閱讀量不夠。一篇論文存在刊發的可能不是因為出現了陽性結果,而是能為同行提供學術性的指引,能夠解決其他研究未曾解決的學術問題。從這個方面來看,沒有一定的文獻閱讀量就不會了解研究進展,也就不能為本研究提供一個學術定位。審稿人在審稿過程中不是看你的結果是陰性還是陽性,關鍵是看有無學術意義。
2、語言問題
近乎所有的投稿者都會經歷因語言問題而拒稿的情況。為此,很多同行求助于翻譯公司,要求后者將中文論文翻譯為英文。這是一種途徑,但關鍵的問題是選擇價位合理、品質保證的醫學翻譯公司。在選擇醫學SCI論文翻譯服務機構時,一定要對其實力進行綜合考察,尤其是公司資質及從業者有無發表及審稿經驗。資深工作人員都明確,在進行論文翻譯時,不能只圍繞在字面翻譯,而是要根據SCI論文寫作特點對論文進行修改及翻譯。顯然,沒有醫學背景或者沒有發表經驗的從業者,不能勝任該項工作。
3、投稿前準備不足
投稿之前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選擇適當的期刊、修改文章格式、撰寫Cover Letter及推薦審稿人等。這些內容主要借助登錄期刊的官網查看相關信息獲取。其中,很多人將撰寫Cover Letter看成一封簡單的信件,事實并非如此。具有豐富投稿經驗的科研工作者將Cover Letter視為更好地體現文章研究意義,促進文章盡快進入審稿(而非直接拒稿)的必由之路。在Cover Letter中非常有必要用簡短的句子概括文章的意思,加深編輯對文章意義的理解。
4、補習不熟悉投稿界面
多數投稿界面是一種遞進式的界面,如任何一部操作不當或者信息輸入不完整,最終都不能投稿。所以,有必要事先研究投稿須知。SCI論文投稿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是選擇審稿人,這個可根據期刊的檔次選擇適當的審稿人,找到推薦審稿人的姓名及Email等。需要注意的是,最終由期刊決定是否選用作者推薦的審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