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字幕翻譯具有口語性
影視字幕翻譯大部分是對白翻譯,在語言類型上屬于口語范疇,將其轉化為字幕譯文時,語言既要通俗易懂,自然上口,又要清晰簡潔,連貫流暢;此外,影視翻譯不僅與譯語文本的語言因素由關,還受到譯語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一系列宏觀因素的影響。影視字幕文本的這些多樣化特征,也決定了發揮譯者主體性的必要性。
(一)選擇、接受原文過程中的譯者主體性選擇原文本是翻譯的第一步。
譯者為讓觀眾了解別國的文化,促進文化交流,發揮主體性,通過審美判斷,調動觀眾意識選擇電影原片,認為向本國觀眾譯制該影片是有價值的過程。對電影翻譯者來說,了解電影的特點和創作趨勢是翻譯的基礎。然后,譯者需要作為讀者發揮自己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融入自己的情感思維,能動地解讀原語文本,與作品達到“視域融合”,盡可能完整地構建文本意義。在這期間,譯者主體性體現在發揮文學鑒賞和文學批評能力,挖掘作品的思想內涵和美學意蘊,分析作品的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
(二)翻譯從來就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翻譯策略便是譯者實現翻譯目的的手段。
翻譯策略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譯者的翻譯理念。影響譯者選擇翻譯策略的因素很多,所處時代主流文化趨向、原文作者的寫作意圖、翻譯發起者的要求、讀者的接受心理等等。一般情況而言,譯者為了能夠兼顧這種多邊關系,在著手翻譯之前,往往會根據翻譯目的、翻譯角度等因素制定翻譯策略。